2024年,省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法治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依法履职,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法治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公开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理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内容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组织领导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面向机关全体干部举办“学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法治思维能力”专题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将党内法规列入党员理论学习和党组织“三会一课”重要内容,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各类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党内法规学习教育。以宪法、民法典和残疾人保障法等与残疾人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举办“法治迎新春 平安过大年”“国家安全日”“宪法宣传周”“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全员学法用法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熟练掌握常用和涉残法律法规知识。
(二)落实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残疾人工作。一是履行法治建设职责。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列入党组会重要议事日程,与残疾人工作共同谋划、协同布置、同步实施、统一考核,先后就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安排、残疾人信访工作、诉讼案件等事项听取专题汇报、研究布置工作措施。党组成员述职述德述廉按要求报告依法履职情况。二是施行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党组会、理事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全部按规定集体讨论决策,如实记录。规范法律顾问工作,支持法律顾问依法参与机关法律事务,就重大决策提出法律意见。落实《陕西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建议、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等程序,认真执行报送备案制度。三是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规范管理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各类政策文件,主动公开部门预算、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法治建设情况等信息,保障广大残疾人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推进法律实施,筑牢残疾人事业法治基础。一是推进涉残地方立法工作。在《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制定过程中积极提出保护残疾人权益的立法建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件、政协提案3件,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协调推动问题解决,代表、委员均对回复意见表示满意。二是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贯彻实施。举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日活动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学法培训。联合省检察院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完善配合办案机制,发起财政出资类的互联网应用程序无障碍建设公益诉讼,推进法律贯彻实施。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立法前期调研,《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办法》纳入省人大2025年立法计划。三是实施残疾人普法专项行动。制作普法宣传资料,在各类残疾人集中的场所设置法治宣传栏600多个。发挥媒体力量,在省广播电台播出残疾人普法专题节目,制作残疾人普法系列短视频通过抖音、微信群等渠道广泛传播,采取线上+线下形式举办残疾人反邪教、预防诈骗系列普法讲座,15万人次残疾人通过网络接受普法宣传教育。四是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水平。召开全省残疾人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加快构建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网络。与省司法厅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残疾人法律服务费用减免政策、丰富残疾人法律服务内容和方式,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残联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协同发挥法律援助与残疾人法律救助作用,办理残疾人法律维权案件28件。五是依法开展残疾人信访工作。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残疾人信访工作法治化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残疾人信访工作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法治化,受理残疾人信访事项223件次,全部做到依法依规依程序按时办结。继续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专项治理重复信访6件次。及时处置损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舆情47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机关干部学法还没形成制度。集中学法活动还不够经常,干部学习教育计划法治学习内容较少,落实领导干部旁听庭审要求不及时。二是法律服务能力不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残疾人法律援助、法律救助机构建设标准不高,农村地区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残疾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还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法治学习。将学法用法内容纳入干部学习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制定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工作计划并严格落实。二是全面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司法、法院等部门完善无障碍环境,为残疾人提供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其需求的法律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残法律服务,提升残疾人法律救助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引导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残疾人倾斜,补齐农村残疾人法律维权服务网络短板。
发布 :维权部刘贝
分享至: